在前面的文章中作者讲到:虽然俄乌冲突已经到达地面平推的阶段,但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乌克兰如果得不到西方国家的帮助,只会是两个结局,一个是主动投降、一个是被动投降。但西方专家也对此表示:“俄乌到底以什么方式结束,还需要看俄罗斯最后以什么程度去达成自己的目的”。由此可见,让乌克兰投降只是其中一步而已。

俄乌冲突因何爆发?其实不仅仅是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给俄罗斯安全带来威胁,更主要的是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连年递增,让俄罗斯似乎也找不到破解的方法。所以这场战争的初心无疑就是“以打促谈”,打的乌克兰,促谈的反而是欧洲各个国家。俄乌战争短短不到一个月,西方已经在持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,但反观现实,制裁的“反噬”正在上演。

据报道,因为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,导致能源成本疯狂上涨,以至于通货膨胀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在这场博弈中,最先倒下的必然是普通人,所以自打上个星期开始,欧洲多个国家都出现街头示威活动。比如在西班牙的马德里,就爆发了一场多达15万民众参与的游行示威活动,他们拉着横幅吹着口哨,甚至开着拖拉机鸣笛穿过街道,以此表示对制裁俄罗斯导致油价上涨的不满。

除了西班牙之外,德国汉堡的街头也被民众用大约250辆卡车堵塞交通,车上还用横幅写着“卡车司机需要公平柴油价格”的口号。法国的抗议活动规模虽然不大,但农民驾驶拖拉机在告诉封锁交通的行为,也给社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力。就连希腊的农民也自发组织了多次抗议活动,甚至直接把拖拉机开到了议会大楼。

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,作者只想说一句重复了很多遍的话,世界是一个“大熔炉”,谁也离不开谁,美国想“一口吃成大胖子”是不可能的。如果美国坚持用这种极端的手段去分割俄罗斯在能源市场的份额,最后只会造成更大的世界动荡。事实也一次次证明了问题的严重性,看似是西方齐心制裁俄罗斯,实际上随着制裁力度的加大,“反噬”力度也在水涨船高,最后谁先倒下还真的很难预测。

(文/轩仔)